今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在平塘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啟用。
由此,人類關于宇宙新知的探索又邁進了一步。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遠鏡發(fā)現(xiàn)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環(huán)形山,成為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的第一人。
400多年后,代表中國科技高度的大射電望遠鏡,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探究恒星起源的秘密,也將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刻度。
宇宙到底有多大?這是人類秉承探索發(fā)現(xiàn)的天性不斷追尋的問題。在發(fā)現(xiàn)未知地帶的征程中,中國天文人將不畏艱苦、不斷創(chuàng)新,奏響探索宇宙的新暢想曲。
據(jù)中央電視臺消息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今天投入使用,科研人員在近日通過一次試驗性觀測,成功接收到來自1351光年外一顆脈沖星發(fā)出的脈沖信號,這是FAST進行試驗性觀測以來,接收到的質量最好的一組電磁波信號。這組信號的獲取,有利于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FAST望遠鏡的性能指標及后續(xù)調試。這樣的試觀測和調試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持續(xù)進行,直到望遠鏡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
從今年9月中旬以來,F(xiàn)AST工程科研人員便開始對射電望遠鏡進行試驗性觀測工作。在9月17日的一次觀測中,F(xiàn)AST望遠鏡成功接收到了一組來自遙遠宇宙的高質量脈沖星信號。這組信號是FAST投入試觀測以來,接收到的性噪比最高的電磁波信號。從獲取的頻率相位圖中,科研人員計算出這顆脈沖星與地球的距離。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錢磊表示,這次觀測得到的最好的脈沖星數(shù)據(jù)是J1921+2153這顆星的數(shù)據(jù)。這是一顆位于1351光年外的脈沖星,意思就是說,現(xiàn)在接收到的這些電磁波,大約是在1351年以前發(fā)出的。
由于這顆脈沖星并沒有明顯的特征,因此為了方便對其進行科學研究,就以“J1921正2153”這個名稱來稱呼,這也是這顆星所處的位置坐標。由于脈沖星在自轉時速度會逐漸變慢,其轉動快慢之間的能量差就會轉化為輻射,從而被FAST望遠鏡所接收。
據(jù)了解,脈沖星是宇宙中具有超強磁場,并極快速旋轉的中子星。脈沖星在1967年被女科學家貝爾首次發(fā)現(xiàn)。脈沖星的發(fā)現(xiàn),被稱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四大天文學發(fā)現(xiàn)之一。脈沖星的直徑大多為10千米左右,它們旋轉速度極快,有的脈沖星每秒可以自轉幾百圈。
(編者注:1光年約為94605億公里)
延伸閱讀
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
FAST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xiàn)AST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排在阿波羅登月之前、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 300米望遠鏡相比,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作為世界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xiàn)AST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她可發(fā)現(xiàn)直徑15萬光年內的“外星人”
FAST能把中國空間測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shù)據(jù)下行速率提高100倍。
基于FAST的強大功能,如果銀河系(直徑約為15萬光年)內存在外星人,他們的信息就很可能被發(fā)現(xiàn)。國際科研項目“搜尋外星人計劃”(SETI)的首席科學家丹·沃西默最近向中方提出,希望在FAST加裝設備,合作搜索外星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