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華能山東如意巴基斯坦公司薩希電站全體職工熱血沸騰——巴基斯坦總理阿巴西親自簽發(fā)授予薩希瓦爾電站“杰出成就獎”、“中巴經(jīng)濟走廊第一個竣工項目”至高榮譽稱號。榮譽的背后是華能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艱辛付出,也是薩希瓦爾電站項目工程部的驕傲!作為薩希瓦爾電站的首批開拓者,工程部的18名職工發(fā)揮“拓荒牛”精神,為中巴經(jīng)濟走廊首座大型清潔高效燃煤電站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肩負使命,以苦為樂闖天下
2015年5月1日,薩希瓦爾項目工程部18名職工,作為“先遣隊”,最早踏上巴基斯坦薩希瓦爾這片熱土地。雖然對那里的艱苦條件早有耳聞,也做好了吃苦打硬仗的思想準備,但到了現(xiàn)場,他們還是被惡劣的條件震住了:氣溫高達四十五、六度,滾滾熱浪撲面而來,白花花的太陽照得人睜不開眼睛。露天工作,護目鏡被曬得變了形,膠鞋被土地燙得開了膠。肆虐的蚊蠅、時常出沒的毒蛇、以咖喱為主料油而粘的巴餐……想到了條件艱苦,沒想到的是條件如此的艱苦!
當?shù)氐奈镔Y極其匱乏,買5個塑料盆要去3家商店才能買齊,買4件相同型號的衣服要在全國調配;在中國最普通的面條,在巴基斯坦賣到60元一把。像榨菜、火腿腸、方便面都成了奢侈品。
剛到工地現(xiàn)場,理發(fā)是大家的一個難題,因為沒有工具,也沒有理發(fā)人員,他們就用剪刀你幫我我?guī)湍慵粢患?,人人都成?ldquo;高級理發(fā)師”,雖然剪得不好看,但是卻能獲得酷熱天氣里的些許清涼。
現(xiàn)場兩個集裝箱是臨時的辦公場所。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即便坐著不動,汗水也流個不停。工地上網(wǎng)絡信號特差,為了把編制好的日報及時發(fā)回國內(nèi),他們捧著筆記本同手里高舉繞著銅線竹竿的同事一起在土路上到處尋找網(wǎng)絡信號強一點的地方,一發(fā)就是六七個小時。
為了確保安全,工程部把住處安排在離廠址15公里外的一個軍營,房間里陰暗潮濕,蚊蟲亂飛,垃圾遍地,營區(qū)外就是荒涼的黃土山,經(jīng)常有眼鏡蛇出沒。由于基礎衛(wèi)生條件差,登革熱時有發(fā)生。為了保證安全,項目部制定了嚴格的工作、生活紀律。他們每天被軍隊護送著上下班,工地、駐地兩點一線,幾乎從不外出。
不穩(wěn)的政治環(huán)境和異國文化,隨時都有突發(fā)情況發(fā)生,考驗著大家的信心和毅力。2015年7月份的一天傍晚,太陽緩緩西墜,工地上光線漸漸暗了下來,大家便陸陸續(xù)續(xù)走出集裝箱辦辦公室,準備在警察的護送下集體下班,可是突然傳來消息,在工地外N5公路Okara公路收費站附件發(fā)生了暴亂分子與警察沖突對峙的情況,返回營地的道路被封鎖了,大家的心一下子緊了起來!應警方要求大家必須在工地原地待命,等待放行。可是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過去了,次日凌晨1點半終于等來了消息,道路依然封鎖,只能繞行!盡管如此,大家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松了一口氣,不管怎樣,也能回去填飽肚子、編輯工程日報發(fā)郵件了。車隊在鄉(xiāng)間土路上拐來拐去,顛簸著緩慢前行, 兩個小時后終于平安到達了駐地,狼吞虎咽之后,編輯工程日報傳回國內(nèi),一天的現(xiàn)場工作才算是正式結束。
惡劣的環(huán)境、艱苦的條件,加上工作頭緒繁多,很多人出現(xiàn)了發(fā)燒、腹瀉,燃料專工邵勇一個月就瘦了20余斤。惡劣的環(huán)境、艱苦的條件,讓他們開始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有的甚至對自己來巴基斯坦的決定定產(chǎn)生懷疑。
看到大家的思想波動,項目黨委書記和支部書記分別與他們談心:“大家走出來就代表華能、代表中國!”“不怕,有困難大家一起扛。”“家里的事公司都替大家想著。”大家的信心增強了,“既然選擇出來,就要干出個樣子,不然有什么臉面回去。”
敢為人先,團結協(xié)作創(chuàng)奇跡
工程部所有人員都是初次走出國門,工作中沒有現(xiàn)成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裳?、初設、施工、調試,每推進一項工作,都要付出很多額外的艱辛。
在工程部,主任孫傳慶是大家的主心骨。白天,他身邊圍繞著各種人員處理著各種事情,夜間,他對白天沒時間處理的厚厚一摞文件進行審核簽署意見。他不但在自己的崗位工作上精益求精,也不斷給工程部的同事灌輸精品意識。“干工程一定要像呵護自己的子女一樣,每一步都不能放松,從項目可研、初設、設備招標到項目土建、安裝、調試,每一個過程都需要每個人全力付出和把握,必須一直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進行,任何一個過程的疏漏都會給將來電廠運營帶來隱患!”這也成為了工程部全體人員的工作理念和信條!
為能用到一臺合格的設備,工程部全體人員竭盡全力把關。考慮巴基斯坦現(xiàn)場的極高環(huán)境溫度,真空泵設備作用舉足輕重,直接決定著在夏季工況下機組能否滿發(fā)。為了能夠保證真空泵的性能可靠,工程部汽機專工譚建亮在不讓投標廠家知曉的情況下趕赴設備使用電廠進行實地考察,考察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現(xiàn)場收集資料,日夜兼程,3天時間3000多公里,跨越山東、湖北、江蘇、安徽等省份,考察了6家電廠。
巴基斯坦土質疏松,建廠房必須進行30多萬方的基礎換填。2015年8月,現(xiàn)場基坑開挖,最深處達15米。那段日子,大雨下個不停。坑里的地下水、雨水抽不及時,基坑就可能出現(xiàn)塌方。他們冒著大雨三天三夜,輪流蹲守在基坑旁,一邊用潛水泵抽水,一邊查找隨時出現(xiàn)的裂縫??柿司秃然拥乃I了就吃又干又硬的馕?;蛟S是大家的精神感動了上蒼,最終保住了基坑。
項目建設中,最關鍵的是圖紙、設備和物流。巴方基礎工業(yè)薄弱,項目88%的設備和材料要從國內(nèi)運去。一船貨物自上海港發(fā)出到施工現(xiàn)場,至少要45天。既要保質保量,又要加快速度。怎么辦?嚴格設備監(jiān)造及出廠驗收,確保缺陷不出國門;盯緊現(xiàn)場,倒排工期,催促廠家加快生產(chǎn)和設計出圖工作。為了施工需要,工程部所有人員都當起搬運工,不管誰回項目工地,行李箱里裝的不是國內(nèi)的土特產(chǎn),而是圖紙、備品和配件。兩年間,通過他們隨身攜帶到現(xiàn)場的圖紙、零部件達上萬件。
為能夠滿足圖紙的需求,工程部配合設計院進行設備廠家圖紙?zhí)豳Y。外企的工作理念不同于中國企業(yè),工作不急不躁,不催不動。給水泵在電廠所起的作用猶如人體的心臟,設備廠家是德國蘇爾壽泵業(yè)有限公司。按照德國人的工作作風,圖紙和設備制造進度極為緩慢,加之該公司業(yè)務量巨大,圖紙?zhí)豳Y、設備發(fā)運一直制約著整個工程施工的進度。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工程部專工南下蘇州蘇爾壽工廠進行提資催產(chǎn),前后十余次到該廠以釘釘子的精神,苦口婆心,督促設計和制造盡快開展,最終在不影響現(xiàn)場施工和安裝的前提下圓滿完成了設備設計和發(fā)運任務。
技經(jīng)專工李明輝不吝自費購買工具書,從零學起,對比國內(nèi)國外法律法規(guī),分析在岸與離岸差異,逐步了解這一國際工程特有的商務實踐,一個細節(jié)一個細節(jié)地考慮,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地斟酌,廢掉了多個不完善的草案,度過了數(shù)個無休息的周末,最終通過合同的分解與組合,形成了工程E、P、C的合理架構,理順了工程分階段的工作管理界面,促進了工程進度和效益的大提升。
工程建設全面展開以后,3000多名巴籍員工參與工程建設。這些平日里穿巴袍、拖鞋、一天五次祈禱的巴籍員工,要想管理好不容易。工程部一方面是嚴,嚴格執(zhí)行規(guī)定,獎罰分明;另一方面又愛,充分尊重巴籍員工的習俗,現(xiàn)場設立祈禱室,讓他們按時祈禱;加班加點搶工期,讓他們正常過齋月。工地組織捐款,幫他們解決特殊困難。很快,巴籍員工都接受了中方的管理方式,經(jīng)常伸出大拇指:“中國兄弟,超級棒!”
拼搏奉獻,大國工匠鑄精品
盡管條件艱苦,盡管困難重重,大家沒有忘記動員會上領導的囑托:打造精品工程,樹立華能在“一帶一路”上的品牌形象。
協(xié)議簽署、設備提資、圖紙審查,設備招標、催交催運、質量驗收……一項項工作忙而不亂,大家保安全、搶工期、抓質量、控造價,一項項記錄被陸續(xù)刷新。
巴基斯坦8月的天氣,熱是每天的煎熬。隨著化學制出合格水節(jié)點日期的臨近,內(nèi)心的焦急更是一種比熱更讓人難以支撐的炙烤。為推進工作進展,工程部組織監(jiān)理、施工方到現(xiàn)場督促,制定工作推進計劃,約束巴方施工隊伍必須按工藝要求如期完成施工,每天必須核對質量與進度。大家的衣服每天不知道能被汗水浸透多少次,只知道晚上脫下來時,被身體捂干的部分布料竟然是硬梆梆的板狀。
項目進入到施工調試階段,正逢高溫天氣,正午施工現(xiàn)場氣溫達到60多度,隔著厚厚的手套,都感覺到設備燙手;穿著膠靴雙腳被燙的直跺腳。這樣的氣溫下,大家一天要在90多米高的鍋爐上爬幾個來回;每人每天在現(xiàn)場平均要走兩萬多步。
兩年的項目建設是一場與高溫較量、與時間賽跑的戰(zhàn)役。兩年多來,工程部的同志們一直是“5+2”、“白加黑”,沒有星期天,沒有節(jié)假日。太陽的暴曬,長時間戴安全帽,讓工程部每個人臉頰上,都留下兩道被人稱之為“安全印”的白色印記,鐫刻下華能人攻堅克難、拼搏奉獻的最美“圖騰”。
為了按期完成任務,項目部把鍋爐水壓試驗、全廠倒送廠用電等24個重要里程碑節(jié)點,落實到每一個人頭上,并在鮮紅的黨旗下,簽訂了責任書。由黨員帶頭,大家像擰緊了發(fā)條,沒白沒黑地投入工作。
鍋爐主管于益濤負責的是鍋爐水壓試驗,為保證鍋爐焊接質量,他對焊口實行“終身負責制”,五級驗收,級級簽字畫押,不達標準不轉段。最終,提前兩個月完成兩臺鍋爐水壓試驗,82000多道焊口無一泄漏。
工程部主管孟騁負責化學制水,他日夜穿梭在現(xiàn)場,監(jiān)督、檢查、管理、協(xié)調。沒有會議室,就組織參建各方在現(xiàn)場站著開會;晚上沒有正式照明,就打著手電梳理當天工作。經(jīng)過兩個月的日夜鏖戰(zhàn),2016年10月30日,當他捧著現(xiàn)場制出的第一批合格水時,激動得兩手顫抖。
深水井勘探與開采施工是專工王建軍來巴管理的第一個較大任務。因為國內(nèi)專家對巴國砂土系地質出水量并不看好,“能達到150m3/h就不錯了”,有的專家如是說。設計上已經(jīng)把開采井的數(shù)量增加到10口了,計劃每口井提供300m3/h的水源,難道開采數(shù)量還要加倍?王建軍很是擔心,因為10口井的合同已經(jīng)簽訂,開采井數(shù)量的加倍意味著打井費用的加倍。自從確定了第一口深井的鉆探位置后,王建軍三天兩頭往現(xiàn)場跑,有時連續(xù)幾天盯在工地上,同勘測人員溝通,一塊商量確保井壁不塌方的辦法,一塊分析鉆出物體的性質,一塊確認濾管的材質、長度以及深井水泵、電機的質量。時值巴國的夏秋交替季節(jié),工地處于無遮無掩的農(nóng)田里,白天烈日炙烤著皮膚,如同身處在火海邊;夜幕剛一降臨成群結隊的蚊子毫不客氣地朝他發(fā)起“人身攻擊”,身上、手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幾十個叮包。功夫不負有心人,當1號深井抽水試驗時出水量達到了傲人的305 m3/h時,工地上人聲鼎沸。
2017年大年三十晚上,倒送廠用電實現(xiàn)一次成功。為了這一天,大家連續(xù)奮戰(zhàn)100多個日日夜夜。電氣專工周鵬林連續(xù)3天3夜工作在現(xiàn)場,這些天,他體溫就一直在39度左右徘徊。倒送廠用電成功后,他累得吃不下一口年夜飯,也顧不上給家人拜年,就沉沉地睡著了……
大家精誠協(xié)作、合力攻堅。隨著項目的推進,24個重大里程碑節(jié)點正點完成率百分之百。
2017年的5月24日和6月8日,是工程部職工終生難忘的日子,兩臺機組分別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驗。建設工期僅用了22個月零8天,比計劃工期提前200天!面對不斷飛來的一封封喜報,大家激動地擁抱在一起,任憑淚水流淌。
2017年7月3日舉行的項目慶典儀式上,巴基斯坦前總理謝里夫稱贊,項目創(chuàng)造了巴基斯坦電力建設史上的奇跡。華能集團主要領導稱贊電站創(chuàng)造了“五個之最”——巴基斯坦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環(huán)保指標最優(yōu)、中巴經(jīng)濟走廊建設速度最快、最先投產(chǎn)。
甘于付出,舍家為國寫忠誠
在推進薩希瓦爾電站建設過程中,工程部的職工以“高溫高速高效、爭先爭優(yōu)爭光”的工作作風,以“艱苦不怕辛苦,舍家不舍絲路”的家國情懷,鑄就了“薩希瓦爾精神”,即“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的赤子精神;開拓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的擔當精神;攻堅克難、艱苦奮斗的拼搏精神;顧全大局、敢于付出的奉獻精神;尊重科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誠協(xié)作、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傳頌出一個個感人至深的華能故事。
2016年冬天,工程部主任兼支部書記孫傳慶和妻子雙方的三個老人相繼住院,孫傳慶知道后焦急萬分,即牽掛又愧疚。大年除夕晚上,病床上母親忍著病痛,強作笑臉,與遠在巴基斯坦的孫傳慶視頻,說自己身體沒什么大毛病,讓他千萬不要牽掛。孫傳慶淚流滿面,只能把對家人的牽掛轉到加快工程又快又好建設中。
鍋爐專工汪中宏父親摔傷、母親住院,他沒能服侍,為人子,他不夠孝順;妻子懷孕,他沒有陪伴,過月子,他沒侍候幾天,為人夫,他不夠關愛;小女兒燙傷,他沒能安撫、擁抱、關懷,為人父,他不夠慈愛。但是,每天看著他的得意之作——薩希瓦爾鍋爐,他都心懷感恩、無怨無悔!
汽機專工孫永軍的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在老師給出的《我最想干的事》的題目下面寫道:“我想把一卡車冰塊運到巴基斯坦,讓在那里工作的爸爸涼快一下”。聽到孩子懂事而又天真的話語,大家心里都酸酸的。
正月初六,念高三的兒子開學。熱工專工姜波忠又在調試現(xiàn)場度過了一整天。晚上回到辦公室后,他給兒子打了個電話。電話那頭,兒子要他在現(xiàn)場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大過年的,吃好一點;兒子還告訴他,自己很好,開學的第一天也很順利,請他不要擔心。電話這頭,姜波忠這頭早已泣不成聲。
土建專工周玉沛由于工作需要直到除夕前夜,在工地上整整待了180天之后,才風塵仆仆趕回到家過年。誰料想,大年三十這一天,由于設計變更涉及到土建交安,急需他現(xiàn)場處理,接到返崗命令的那一刻,周玉沛不敢正視年邁的母親、賢惠的妻子,來不及吃上一頓團圓飯,他又默默收拾起行裝,奔向一線,這一走,又是一個180天……
脫硫主管賀同生,工作之余一直與妻子用視頻進行交流,可是有一段時間妻子只打電話,卻不用視頻。他感到奇怪,當他強烈要求妻子打開視頻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妻子的右胳膊打著繃帶,臉部大面積擦傷。原來,妻子摔傷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
消防主管賈克勇是獨子,今年3月下旬,接到姐姐電話:“母親病危,速回。”項目部領導安排他,乘飛機連夜趕回國內(nèi),還是沒能見上母親最后一面……
類似的事情,在工程部、在薩希瓦爾項目部,還有很多、很多!
汗水鑄精品,忠誠寫華章。薩希瓦爾電站工程部肩負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背靠中國華能的強大支持,點亮了中巴經(jīng)濟走廊上的第一盞明燈,兌現(xiàn)了華能對巴基斯坦人民的莊嚴承諾。在中國華能創(chuàng)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的道路上,“薩希瓦爾精神”將激勵著工程部全體職工永不止步、奮勇向前。